非法采矿的立案标准
非法采矿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六十八条 [非法采矿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或者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一)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 (二)采矿许可证被注销、吊销后继续开采矿产资源的; (三)超越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的; (四)未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种开采矿产资源的(共生、伴生矿种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情形。 在采矿许可证被依法暂扣期间擅自开采的,视为本条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出具鉴定结论,经查证属实后予以认定。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无证破坏性采矿如何定罪处罚
问:矿山执法中,经常遇到未取得采矿许可证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的违法主体,采取破坏性手段肆意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我们认为该情形已构成犯罪,应移送司法机关。令人疑惑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与此有关的罪名包括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请问该情形下应如何对违法主体定罪处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矿产资源犯罪主要是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分别对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做出规定。非法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情形;破坏性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情形。以上规定侧重在违法行为特征上对两罪名进行描述,但仅此无法完全区分两罪名。例如,问题中提到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破坏性开采矿产资源的情形既符合非法采矿罪“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规定,也符合破坏性采矿罪“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规定,实难区分,需要法律规定做进一步的应用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9号)对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具体应用法律做出进一步解释,该解释第四条规定:“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破坏性采矿罪中‘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是指行为人违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并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由此可见,破坏性采矿罪的“破坏性采矿”是指“违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按照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方法可以得出,既然存在“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那么“破坏性采矿”的行为人应是取得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而非法采矿罪的行为人应是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主体,如果不做此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就会相互重合、吸收。
与此相印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既然处罚方式包括“吊销采矿许可证”,可以得出“破坏性采矿”的行政法律规制对象是未按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因此,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除犯罪行为特征不同外,犯罪主体身份的不同也是重要区分点。此外,《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认定破坏性采矿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09〕580号)在对个案请示的答复中也对此问题予以明确。复函指出:“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不适用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二款关于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定罪处罚规定。”因此,问题中提到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违法主体,采取破坏性手段肆意开采矿产资源,造成资源严重破坏,宜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关于非法采矿罪鉴定,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非法采矿罪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是指违反矿产资源保护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和矿业生产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保护法的规定,非法采矿,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限于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包括国营、集体或乡镇矿山企业中作出非法采矿决策的领导人员和主要执行人员以及聚众非法采矿的煽动、组织、指挥人员和个体采矿人员。
非法采矿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属于《刑法》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犯罪类型。《刑法》基本处罚规定如下: 第三百四十三条【 非法采矿罪 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 破坏性采矿罪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非法采矿罪测绘资质,情节严重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非法采矿罪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无证采矿的行为无证采矿的行为,即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擅自采矿的。根据矿产资源保护法的规定,不论是国营矿山企业,还是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都必须经审查批准和颁发采矿许可证 (二)擅自进入国家规划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他人矿区采矿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对国有规划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实行有计划开采,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他人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矿区内采矿。 (三)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对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未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采。 (四)“越界采矿”的行为所谓“越界采矿”,是指虽持有采矿许可证,但违反采矿许可证上所规定的采矿地点、范围和其他要求,擅自进入他人矿区,进行非法采矿的行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