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地名普查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县上成立了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我和另外七名工作人员及两名摄影爱好者,分成四个组在全县范围内按照各自划分的区域,开展地名普查工作。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当时,公社还未改乡、大队未改村。我们在各公社主要调查五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公社的名称来历,行政区划变更,大队、生产队、自然村的数量,总户数和实有人口,农业、非农业人口和少数民族的占比等;二是公社区域的地理位置,地界,山川河流走势和地形地势,土质,气候条件,降雨分布和自然灾害等;三是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及油料面积,亩产、总产,梯田修建,农机具保有量,饲草种植和家畜饲养量等;四是公社所在地农贸市场,农具、山货、粮食的销售情况;五是创办企业,文化设施,卫生院建设,广播站,交通主干道,学校分布和境内文化遗址的情况等。其中,耕地面积、人口和粮食产量我们采纳了统计年报的数据,而文化遗址主要以县博物馆的考古命名为准。
对生产大队的地名普查与公社的基本一致,一是大队名称的来历,耕地面积,梯田修建,总户数和人口,生产队的设立和自然村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二是大队卫生室,小学及教师的数量;三是大队拥有架子车和手扶拖拉机数量,群众收成和生活状况等。
对自然村的普查我们尤为重视,少则几十口、多者几千人的村庄不论大小,坚持反复走访调查,直至核准村名名称的来历为止。对当地的古遗址、库、坝、桥、路、河、山、梁、沟、峡、山口、川、坪、湖、泉、地片等自然和建筑实体也逐一进行了核实、登记。
在普查的过程中,有两件有趣的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件事是普查工作刚启动不久,那时正值滴水成冰的冬季,由于雪下的特别厚,村与村之间的羊肠小道更难行走。那时没有电话,家家户户都有广播,所以通知一件事的话全公社都会听见,当我们组调查结束一个村正准备往下个村赶的时候,乡上的广播突然喊我组组长说回单位有要事,组长就手杵木棍踏着厚厚的积雪回了单位,剩我一人一步一个雪坑地去了另一个村。晚饭后,队长将我安排到一处仅修有一间小屋的新院落里住宿,屋里的火炕湿漉漉的,炕面上洒着一层麦衣子,不时还有火熏蒸发的潮气上涌。队长将一张新竹席盖在炕上,不知又从何处抱来一床被子扔下,就安排我休息。结果害得我在小屋的地上转悠了整整一夜,天亮后没跟谁打招呼就踩着雪泥深一脚浅一脚地去了其他村。队长以为我普查地名不重要,其实地名的使用涉及到军事、外交、新闻、出版、邮电、交通、测绘、文教等各个方面,所以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经过规范化、标准化处理的地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改补充,必须逐级上报,办理批准手续方可使用。还有一件事却是让我感觉心底暖暖的,那是在南湖双堡村调查时,队长将我安排到一户院子和屋里都拾掇得干净整洁的人家,家里有位老人戴副石头水镜,面容慈祥,长长的胡须已是全白,穿着干净合体的蓝上衣和青裤子,谈吐间沉着稳重,他坐在炕上,让我挨坐在他身旁问长问短聊了一个下午。晚饭吃的是白面做的斜箭头,汤上漂着油爆过的葱花,就着一碟盐渍过的红萝卜和一碟茄子菜,让我吃得很香。睡觉时老人从衣柜里拿出没有用过的被褥铺在炕上,洁白的新床单,纯棉缝制的新被褥坐在上面能压一个深窝窝。夜间,家里养的一条大黑狗脱缰在院内转悠,让人感觉甚是心安、温暖。他们一家淳厚朴实、热情好客的家风深深地感动了我。
全县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在经我们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考证了各类文献资料后,摸清了全部现状。据统计,当时共收录全县标准地名二千三百二十一条。包括县名一个,公社名称二十二个,居民委员会一个,企事业单位二十六个,生产大队四百二十二个,自然村一千五百零一个,片村三十一个及十二条巷子,三条街道,三条地段路,十一条公路,三十三处古迹遗址,十一座坝、桥、库,十四条河流,八十九座山,二十八条梁,八处山口,八十六条沟,九处峡,四处地片,二处坪,二条川,一处湖和一眼泉。这些资料在核准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分类别标注了地理位置、加注了标准拼音和汉字,建立了档案卡片和地名名片。之后,又编写县、公社等文字材料二十九份,绘制地图二十四张,附照片二十二张,最终形成了以图、文、卡、表等四种记载形式为主的庄浪地名雏形参考资料。
地名普查工作的大力开展,得益于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在调查和资料整编的过程中,地名办的负责人精心组织,亲自编写、实地考证、逐条审核。普查办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摄影爱好者始终坚持、积极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在经过地区和省领导小组的验收后,我们将调查的资料又多次进行审校,最后整编出版了《庄浪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完成了普查重任,历时二年十个月的地名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时光荏苒,地名普查一事已过去三十多年。文末结尾,重温记忆,我感到很高兴。在此,谨摘录部分地名供分享。
庄浪:元太祖铁木真于公元1227年攻下庄浪、隆德一带,避暑六盘山(相传在关山林区的凉殿峡),并约于此时置庄浪路,同年殂于清水。而庄浪之名可能与北宋时期黄河北部党项族的庄浪这个部族有关。
水洛城:位于南、北水落河的三角地带,以水得名。为古代关中通陇右的军事重镇。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已有史册记载,是庄浪最早的地名。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由刘沪将军扩筑,是南宋名将吴玠、吴璘的故里。
夹城巷:相传为刘沪家所在地。
二房李家:李姓弟兄分家时老大为大房,老二为二房。
盘安:1929年岔儿李家立集市时取名“磐安”镇,即“安如磐石”之意,后演变为盘安。
王宫村:相传在明洪武初年,陕西凤翔琥珀口油坡地有弟兄四人,即王宫、王浩、王曲、王福,为逃避兵荒,迁居此地以人名命名。
马掌关:相传该村以前出了一名姓马的官员,人称“马长官”,后演变为马掌关。
王火炎子:据传,很早以前有王火、王炎兄弟二人在此地居住故名。
托神:传说当地因雹灾频繁,人们造一石人在梁顶,雷击后石人托住闪电的样子像托绳索一样,遂有“托绳”之称,后演变为托神。
颉崖:当地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被南北走向的大泡儿咀山横截,形成一横崖,故有颉崖之称。
试雨王家:传说有个吉吉爷(神)拿雨锧在此地试过雨,故有试雨河之称。清康熙十六年从直隶顺天府迁来王姓人居住试雨河口,故名试雨王家。
白脸湾:光山秃岭之意。
碓窝路:此地曾有碓窝(一种石臼)故名。
蛇儿湾:此地曾因蛇多得名。
桶杨家:相传曾有人做水桶生意故名。
通化:取通往化平(今泾源县)之意。
良邑:原名“良埜”为野外之意,后因“埜”字生僻改为“邑”。
通边:地处安化峡西口,是古代通陇西的要道,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设通边砦,取通往边寨之意。
王贡子家:相传因王家出过贡生而得名。
蛟龙掌:因村庄位于庙龙沟葫芦河的山脚下南北二山各凸现石咀相对,形似蛟龙戏水故名。
油夫川:“油夫”,旧时指卖油的人。
李茂儿:相传有一个李姓人以卖帽子维生,后将“帽”演变为“茂”。
黑陈家:相传曾住过一户无户籍的陈姓人故名。
治安徐家:按明清时代“纳粮里分”,称“治安里徐家”,后演变成治安徐家。
三台山:相传北宋巾帼英雄刘金定部下在此地扎营设有聚贤台、演武台、点战台,故名。
林安句子:以林、安二姓居住得名。
阳川:原名“阳三川”,以“山阳有三川”得名,后简称“阳川”。
三益:1955年合作化时期,由魏家沟、陈家阳坡,赵家阳屲组成三益初级社,其意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
万泉:因驻地万家沟门有一大水泉而得名。
三合:由李家庄、新店子、柳家新庄三个自然村合并建农业社而得名。
旗鼓山:相传宋代名将刘沪将军曾在此山屯兵因形似而得名。
......
地名普查几年举行一次
三十年一次,但是一次普查的过程从启动到试点到全国铺开到验收,本身就有好几年。
第一次地名普查1979年启动。一普形成了纸质卡片档案(属性)以及1:50000地图,是二普极好的基础资料。但是有的地方档案保存不周。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一普采用了一些军人从事普查工作。一普成果的全面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地名的文化成因的探本溯源做得不够深入,而地名的来历与演变恰恰是地名最为重要和宝贵的信息。
二普已全面展开。
地图地名标注必须规范了!
政府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清理整治地图不规范地名标注的通知》,要求各地图编制资质单位、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严格按照《列入清理整治范围的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的规定,对本单位编制的地图或在线电子地图的地名标注信息进行自查自纠。
通知要求,各地图编制资质单位在编制地图时应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规范地名在地图上的标注,为社会提供准确的标准地名信息,杜绝“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各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使用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尤其是地名标注的核查校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备案。
通知明确,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在地图审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审查地图上的地名标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引导地图编制单位自觉使用标准地名。
就像一位专家所说,地图不仅反映着领土轮廓,还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尊严。人们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外交往来,标准规范的使用地图标注作用重大,意义非凡。
在互联网时代,地图越来越重要,大家出门的时候通过手机地图查吃喝玩乐,从地点定位到车载导航,几乎很多手机应用都和地图相关,如QQ、微信和微博的打卡签到,网约车、共享单车,手机地图、车载导航等。因此,把自己的门店或企业标注在互联网地图上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带来客流量。
那么如把自己的门店或者公司展现在导航地图上呢? 详见文章: 如何进行地图标注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做,你的门店(公司)很快就能出现地图上,快速提升你的企业形象,为您的门店带来客流。
规划局都是负责什么工作
看看规划局的职责就晓得了.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负责制定和草拟全市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政策、法规及规定。
(二)负责编制市区的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参与研究制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国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审核上报县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级市城区总体规划;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组织论证、申报或审批;负责指定报省审批的建制镇包括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的初审转报工作。负责规划指令性计划的编制下达和监督检查;会同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保护地段等)的评定及规划审查报批工作,会同园林绿化等部门进行全市风景名胜区评定及规划的审查报批。
(三)负责核发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含临时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称"一书二证)工作;负责建筑工程、市政道路与工程管线等项目的规划验线和规划竣工验收;负责城市规划区内涉外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规划设计的安全审查和"一书二证"的核发;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雕塑、绿化小品、户外广告的审批工作,核发"一书二证";负责城市规划建设中各类费用的代收、代缴工作;审核市域范围内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定点,参与其可行性研究并按管理权限核发选址意见书。
(四)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组织检查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实施情况,依法查处城市规划违法案件,负责全市规划管理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规划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
(五)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工作;负责确定招标、拍卖地块及地块性质,提出招标、拍卖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协助年度供地计划的制订;参与土地价格评估工作。
(六)实施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测绘的行业管理;组织开展规划设计方案的竞选工作;组织实施地下管线的普查;组织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七)负责全市城市规划业务的发展、科技进步、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工作。
(八)领导市区各规划分局开展工作,指导所属县级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的业务工作。
(九)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