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导语:城市是人口高度集聚高质量编制城乡规划的地区高质量编制城乡规划,当大量的人口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区时,就形成了一些共同利益要求,比如重组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公园、游憩场所等)、公共安全、公共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同时还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的保护等等。

城乡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科学构思,是城市建设管理的蓝图和依据。丹阳市规划局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规划工作,扎实履行城乡规划职能,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调控力度,进一步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以完美的追求、创新的举措,高起点、大手笔规划丹阳发展蓝图,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为加快“四城建设”步伐,决战基本现代化,阔步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宏观规划上水平,致力增强规划的系统性

一个城市的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可以生成巨大的发展动力。根据《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丹阳定位为沪宁线上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历史文化悠久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城市发展方向为:南延、西跃、东北整合。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提升规划调控水平,我们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确定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为“一核五心”的功能体系:“一核”即对现状城市核心区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多功能的综合型服务中心。“五心”即高铁中心、南湖中心、云阳中心、司徒中心和大学园区。明确市域空间布局为四大功能区,即:中心优化提升区、滨江重点发展区、东南产业促进区和西部生态保育区。城乡居民点体系结构为“中心城区—新市镇—镇—农村社区”四级结构,统筹考虑城乡居民点,构建“1838”城乡居民点体系。

二、特色规划上层次,突出彰显规划的科学性

突出城市规划的“灵魂”和“龙头”作用,在总规基础上,我们利用新的科技手段编制管理和实施规划,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活力,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市功能。高品位、高要求开展“6+1”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滨江新城总体发展规划、练湖水城建设规划、三河口地区城市设计等重要地块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调控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引导城市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坚持让每个区域、每个产业、每个项目、每栋建筑、每个景观等达到“合则和谐美,分则个性秀”,让城乡规划在推进“四城建设”步伐中勇挑重担。二是着重公益性项目规划设计,美化城市形象。加快推进万善公园扩建项目的规划建设,在原有万善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悠久的古运河文化,优化万善公园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周边道路设计,力求将万善公园广场打造成一个集运动健身、活动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重要城市景观,成为人们业余活动的首选集聚点。三是加快旧城改造出新,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要求,加快城北分洪道片区、城河北路西侧片区、华地百货二期片区等旧城改造规划,调整和优化老政府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学习和引进国内一流的设计经验,对优化布局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和水系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规划指导意见。

三、规划服务求创新,切实提高规划的有效性

加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坚持效率优先、服务为本,提高服务水平,倡导“人性化”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和服务保障职能。一、强化业务培训。按照“分层定标,分岗培训,突出骨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层级培养,名优带动;分岗培训,全员提高;创新模式,提高实效”的培训思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训,进一步拓展视野、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对普通职工要求结合岗位实际和个人需求,通过参加各类规划知识及法律法规等培训,提高规划业务技能。二、狠抓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制度,按照市政府出台的《丹阳市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的要求,组织开展好规委会的日常工作,提升规划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加强规划方案审核、规划行政许可的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服务,保障群众对规划的知情权、监督权。建立规划执行定期评审制度,从机制上保证规划落到实处,增强规划实施透明度。三、提升队伍形象。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抓手,坚持高质量、高效率、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和完善“五个转变”,即:由服务承诺向主动策应转变,由简化工作流程向服务建设过程转变,由否决报备向献计献策转变,由依法查处向巡查引导转变,由例会会办向特事快办转变。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充当“先锋”的角色,主动承担起规划人应尽的职责,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全力建设一支能对丹阳提升品位,能为丹阳描绘特色,能对丹阳塑造形象,能给丹阳留足空间的规划队伍,积极推进丹阳又好又快发展。

乡镇城建办具体工作是什么

乡镇城建办具体工作职责有以下几点: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2、负责建筑市场的管理。办理有关项目审批事项和进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建筑。

3、负责乡镇、村庄规划区内农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按程序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4、支持并配合县规划管理局开展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重要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并按程序进行规划审查、共识、听证和报批。

5、负责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的监督,支持并配合县规划管理局开展乡镇范围内规划实施情况的日常巡查、批后管理和规划执法工作;负责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镇村公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6、支持并配合县规划管理局开展乡镇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负责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及相关档案管理工作,并监督村庄按照规划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建设;负责完善乡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道路排水系统、环卫设施、绿化美化、路灯等设施建设等详细规划及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7、负责协调相关局和乡镇各部门工作关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规划、环保、土管、绿化等工作。

8、负责落实县规划局和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扩展资料:

城建办主要是管城市建设方面的事务,如建房报批、工程预决算、工程质量管理等(当然,有的地方的镇城建办下面还设有设计室,专门帮人设计图纸)。

城建办的在乡镇的主要职责包括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建设项目提供申报办理服务。农民及企业动拆迁的调查摸底、动迁及安置工作。

农民动迁安置房规划、选址、设计、建造等工作。负责实施政府实事工程及市政配套建设,农户和企业违章建筑的查处和拆除工作。房产用地规划和开发工作等。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_百度百科

宁波市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管理,规范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市、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包括镇的规划。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以及城市专业(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第四条 各类城乡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生效。

经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第五条 市规划局负责协调全市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各县(市)规划局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城乡规划的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二章 城乡规划编制第七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以经批准的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第八条 承担编制城乡规划任务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分别具备相应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和执业资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九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编制城乡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第十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在规划文本中明确表达规划涉及的强制性内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篇章的,应当同时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篇章。

前款所称的强制性内容,是指各类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是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意见。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在上报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内容及处理结果。第十二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城乡规划外,其他城乡规划在报请审批前,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将城乡规划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城乡规划批准后,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在批准后60日内向社会公布。第十三条 市、县(市)和镇(乡)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单独编制本市、县(市)和镇(乡)域总体规划。

市、县(市)和镇(乡)域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将本行政区域作为规划区,综合布局城乡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制定空间管治措施,为各级城乡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第十四条 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县(市)域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镇(乡)域总体规划由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宁波市及各县(市)域总体规划前应先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并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第十五条 市、县(市)和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本级的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专业(专项)规划。第十六条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业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前期研究。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应当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编制工作报告,经审批机关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就近年来我市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有关情况,做好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城市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一会儿,徐光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工作,始终把这一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和推动,初步探索形成了符合周口实际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思路,有力推进了全市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据测算,目前,全市经济总量的65%左右在城镇产出,投资的90%左右在城镇发生,消费的81%左右在城镇实现。可以说,城市已经成为全市集聚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的最大平台,成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场。

总结 近年来全市城市工作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发展定位愈加清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四句话。发展定位愈加清晰。就是说我们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位更加明确坚定。我们在不断推进城市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按照河南省发展规划对周口的定位,认真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并科学确立了“一极两区三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完成了《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编制成果,为周口今后城市发展确定了“成长坐标”,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导向。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就是说我们已经初步建设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系。我们明确了“一中心四组团五支撑”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三级城镇体系,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活力稳步提高。20**年,全市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64.8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378.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8%。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就是说我们城镇的产业、人口、资源等综合承载能力有了很大增强。近些年,我们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市城市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教育 、卫生、 文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295.3公里,供水管道长度1764.3公里,排水管道长度2103.5公里,公园绿地面积1324.4公顷;全市正式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16座、日处理污水55.5万吨,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9个,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9%。各县、市按照组团城市、支撑城市的定位,结合自身实际,以不同的抓手推动了城区的快速发展,各县城呈现出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中心城区发展明显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市行政中心、周口公园、和谐公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华耀城、碧桂园、沙颍河生态建设等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一座产业基础持续壮大、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形象面貌越来越好、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宜居宜业中等城市,正在稳步崛起。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就是说我们推进城镇化、加快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落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加快推进“三个一批人”城镇化;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采取从BT模式到现在推行的PPP模式等多种方式,化解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难题。认真落实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中心城区建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中心城区、各县城以及一些重点镇,以创建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等为抓手,分别找到了提升自身城市管理质量的办法和途径,形成了一批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机制,城市管理的水平持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城市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亟待改变”。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的现状亟待改变。2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为37.8%,分别低于全国18.3个百分点(全国56.1%),全省8.8个百分点(河南省46.6%)。与黄淮四市加南阳进行比较,我们分别低于商丘(46.8%)9个百分点、低于信阳(42.7%)4.9个百分点、低于南阳(42.1%)4.3个百分点、低于驻马店(39%)1.2个百分点。可以说,我市是全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城市,这个现状亟待改变。二是中心城区支撑带动能力较弱的现状亟待改变。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于靠后位置,这与我们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5位和千万人口的大市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与其他省辖市,尤其是先进省辖市相比,我市中心城区的产业集聚度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棚户区、城中村数量较多,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优势,城市的吸纳、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作用不明显。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亟待改变。当前,我们的城市规划存在着前瞻性、科学性和执行严肃性不够的问题,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缺乏有机衔接。规划执行不严,变更规划、违反规划等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重外延轻内涵,重开发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城市设计十分薄弱,建筑缺乏周口本地特色,千城一面、千街一面、千楼一面,建筑风格、色彩、形状、天际线等缺乏设计管理。规划执法不严,未批先建,违章建筑、私搭乱建行为大量存在。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严重不足,城市管理的能力与城市发展、群众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拿出针对性的 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

为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关键环节,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强调几点意见,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维护城市规划权威性。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多次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因此,必须更加注重规划先行,强化规划的布局、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要高起点完善规划体系。重点是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城市各层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依法推进《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的评审、报批和实施;结合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坚持“多规合一”,深化完善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城市市政设施规划、民生专项规划、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市、县两级规划部门要积极对接,按照“一中心四组团五支撑”的发展格局,切实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新编、修编、衔接等工作。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县市区要抢抓全省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难得机遇,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发展;学习借鉴外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经验 ,规划布局一批周口特色小镇。要全面推行城市设计。按照省里要求,从今年起全省将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工作,争取三至五年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市规划部门要结合上级精神,切实做好城市设计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按照城市设计要求,全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塑造彰显周口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建筑“亮点”。要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律刚性,持续加大对规划的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坚决避免规划决策中个人意志,杜绝随意变更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省要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对城市建成区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清理拆除。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决做好存量“两违”清除工作,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这项工作任务很重,希望各县市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四个区要正视困难,扛牢责任,确保完成任务,共同营造城市建设发展的良好秩序。

第二,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发展提速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推进城市加快发展,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投入力度,补齐短板,夯实基础,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扩容提质。要加快项目推进力度。今年,全市确定的以“双十五”和中心城区“四个一批”为核心的226个市级重点项目,很多都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我们又对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具体明确,这些项目我不再具体讲。各责任单位要想方设法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要力争多上项目。今年,省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即: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公厕建设、供水水质提升、供暖、道路交通畅通、燃气延伸、综合管廊建设。国家住建部也准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个全国中心城市、一百个区域中心城市、一千个地区性中心城市、一万个重点镇),要积极组织申报,争取中心城区和一些县城、重点镇进入试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试点落户周口。比如,海绵城市建设,目前鹤壁是全国试点城市,省政府今年将选择部分市、县开展省级试点工作。比如,周口中心城区水系丰富,具有建设海绵城市的良好条件,正在推进生态水系规划建设,能够充分用好海绵城市理念,我们要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其他几项重大工程领域,我们也要积极行动,充分抓住当前融资成本低的机遇,争取PPP等各类项目资金,力争到2020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要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像我们一些城区道路,前建后坏,市民百姓对此意见很大。今后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质量,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五方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工程质量 承诺书 和永久性标示牌制度,无论什么时候发生质量问题,都要严格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属地管理责任,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纳入统一监管,把好质量安全关,把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建成放心工程、百年工程。

第三,坚持完善功能,着力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关系民生福祉,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就必须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医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重点抓好市中心医院东区分院和市中医院东区分院建设,各县市区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加快教育设施建设,以构建周口“大教育”为抓手,科学修订城市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持之以恒推进城区资源合理配置,完善社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逐步缓解“大班额”“入学难”问题。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和科技科普服务基础设施,推动既有社区和新建居住区按标准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力争到2020年,各县市区体育场所和设施实现标准化配置,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合理布局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等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让我们的市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舒适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同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中心城区重点加快西城棚户区改造、东成棚户区改造、迎宾馆后三连坑周边棚户区改造、军分区报社周边棚户区改造、关帝庙周边棚户区改造、火车站东边棚户区改造、高铁站控制性片区改造、新区中轴线片区村庄搬迁安置、开发区周边片区改造、港区城乡一体化片区改造等“十大片区”的升级改造,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现代化程度。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改造任务。加快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促进房地产去库存,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强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更加严格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尽最大努力减少重污染空气对群众的影响。加强水生态保护,以中心城区沙颍河综合治理为重点,打造滨水生态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中心城区重点实施洼冲沟、流沙河、幸福河、贾东干渠、运粮河、交通干渠、杨脑干渠七条水系生态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市县城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大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力度,着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强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城管、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中心城区要坚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框架,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争取在城市管理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为各县市立标杆、树榜样。各县市要深入实施县级城市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下大力气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等城市顽疾。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创建成果,以长效的领导机制作保障,以长效的测评机制强动力,以长效的共建机制聚合力,以长效的管理机制打基础,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让我们的管理效果经得起上级的严格检查,经得起历史的长久检验,经得起人民的全面检阅。要加快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突出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学校牵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确保新进城落户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要强化城市安全管理。城市安全无小事。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主动排查整治本地、本行业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和设施管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传承培育城市文化。以文化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发挥文化大市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周口丰富的易经文化、根祖文化、道家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等 传统文化 资源,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公园绿地、道路交通等城市发展构架中,突出文化内涵,注重文化融入,彰显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周口“开放、文明、创新、崛起”城市精神和市花、市树、市标、市歌的宣传力度,引导和促进周口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城市工作体制机制。做好城市工作,体制机制是保障。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城市工作体制机制,为周口城市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要完善城市依法依规治理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加强调查研究,健全完善一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切实管用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纳入重大决策程序,坚决打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确保今年市、县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基本完成全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公布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快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整合,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探索城市社会化管理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和运营。要完善投融资机制。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根据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不同特点,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完善价格调整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争取更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实施。用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抓住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基金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我们是农业地区,城市意识、城市文化涵养不够,真懂城市的人不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短缺,要特别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积极把城市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规划,重点加强对地方党政负责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知识 培训,培养一批真正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大力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文明执法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志们,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中央、省委城市工作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目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城市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从今日起,我市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对《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意见建议。

按照国家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立足天津的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目前,《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为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内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社会共识,自2021年9月27日至2021年10月26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公示采用网站、媒体和现场等方式同步进行。社会各界可通过邮寄、发送电子邮件或公众 号留言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记者 陈璠)

—————————————————————————————

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图)公开征求意见稿

区位示意图 (图1) 图片/市规划资源局提供

建设中的海河柳林地区规划效果图 摄影/张磊

按照国家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组织开展了《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立足天津的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目前,《规划》已形成阶段成果。为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内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为2021年9月27日至2021年10月26日,共30天。公示采用网站、媒体和现场等方式。

网站及媒体公示: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网站()、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网站()、“天津规划自然资源”公众 号、天津日报等。

现场公示: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地 址: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30号,电 话:24455937)

邮寄地 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请在信封或邮寄名称上标注“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电子邮箱:tjsgtkjztgh@tj.gov.cn(请在邮件标题标注“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联系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宋晓然 牛帅

热忱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谋划津沽大地发展新篇章!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年9月27日

…………………………………………………………………………………………

前言

天津东邻渤海、北枕燕山,自古就是京畿重地、河海要冲,以“天子渡口”得名建城,海河蜿蜒穿城而过,盘山磅礴伫立京东,作为中国北方工业的发祥地,深厚坚实的产业基础与祥和宜居的城市生活相得益彰,造就了天津豪情勇毅、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天津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建设的海陆交汇枢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高质量编制了《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空间用途管制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我市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总的规定。《规划》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安全、生态、功能、产业、交通等方面协同;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智慧港口,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动天津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体现《规划》的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我市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组织高水平科研院所,开展了自然资源管控与治理、城乡融合、城市灾害和风险评估等10多项专题研究;同步开展了市、区、乡镇、村庄规划和近50项与空间有关的专项规划编制;建立了全市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搭建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提升我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一)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天津市域范围,海陆总面积约13671平方公里。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战略定位与目标愿景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承担国家使命与时代担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天津提出的要求,提出天津未来的战略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共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响应市民对天津未来发展愿景和需求,提出天津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为“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引领、创新竞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对接天津市“十四五”规划,提出阶段目标为:至2025年,生态引领、创新竞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35年,生态引领、创新竞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初步建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生态引领、创新竞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建成,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典范城市。

(三)城市规模

根据国务院下达的42.2亿立方米水资源红线要求,考虑未来海水淡化利用的优势条件,结合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引擎地位,提出2035年天津市规划人口控制在2000万左右。

二、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一)落实区域协同战略,共建京津冀世 界级城市群

把握天津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引擎地位,强化区域服务与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一是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首都地区安全格局。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区域应急联防联控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二是构建“1 N”天津都市圈。联动唐山、廊坊、沧州等城市,打造五个跨界示范区,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发挥天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深化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进一步深化“一基地三区”内涵,保障承载空间落位,引导高新企业向京津滨廊道集聚,打造区域创新走廊;四是推动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通“天”字形客运通道,与北京共建国 家级铁路枢纽。构建区域货运环线,建设区域铁路货运组织中心。推进京津冀世 界级城市群建设和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图1)

(二)落实“双循环”战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一是打造京津、津冀开放“大通道”。联通京津冀及“三北”地区,辐射东北亚、连通欧日韩,提升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拓展航运服务辐射范围,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二是优化港区布局,实施“北集南散,北优南拓”的总体空间布局策略。进一步集聚国际船舶代理、海洋科研科技等功能,推动自贸区升级。三是坚持港城共荣,科学划定港城边界,化解港城矛盾。

(三)落实“双碳”目标战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立足我市“一基地三区”城市战略定位,以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指标为指导,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契机,多策并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二是落实刚性管控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等规划约束性指标。三是加强规划引导,明确对再生能源利用、工业园区转型、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要求。

(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夯实粮食生产能力。统筹空间布局,统筹生产要素,统筹城市乡村发展,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优化乡村布局,推动村庄未来差异化发展,注重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改善村庄公共空间环境,保护乡村文化与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三是探索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结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支持乡村产业项目。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图2)

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图3)

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图 (图4)

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图5)

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6)

鸟瞰中心城区

三、坚持生态优先,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塑造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充分对接京津冀生态体系,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2)

“三区”即北部盘山—于桥水库—环秀湖生态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北三河生态湿地保护区和南部团泊洼—北大港生态湿地保护区;“两带”即西部生态防护带和东部国际蓝色海湾带;“中屏障”则指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一市”即中心城市,是城市功能集聚的主体地区;“双城”指津城和滨城;“多节点”即武清城区、宝坻城区、静海城区、宁河城区、蓟州城区。

通过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塑造,进一步落实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优化要求,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紧凑度,防止城市蔓延连绵发展。

(二)统筹三线划定管控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底线约束,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绘制天津市域国土空间发展“一张蓝图”。(图3)

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基础上,结合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现状、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等因素,进一步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在对现行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开展评估优化的基础上,应保尽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科学测算用地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各区未来发展重点,上下联动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土地绩效,集约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三)优化提升四类国土空间

在框定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绿色屏障、淀泊风光的生态空间;乡村振兴、绿色现代的农业空间;双城引领、产城融合的城镇空间;以及港湾辉映、三湾引领的海洋空间。(图4、图5、图6)

一是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对接京津冀生态体系,加强南北生态空间的联通性,构建绿色屏障、淀泊风光的生态空间,形成“三区两带中屏障、七廊五湖四湿地”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二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严格保护农业空间,优先划定优质集中连片耕地,因地制宜布局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做优做强现代都市型高效农业,构建乡村振兴、绿色现代的农业空间,形成“一带、三区”的现代农业总体格局。三是着力提升城市空间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构建双城引领、产城融合的城镇空间,形成规模合理、功能完善的“2—5—5—N”城镇体系。四是优化陆海功能分区,按照陆海统筹、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形成北部生态旅游、中部港口航运、南部综合利用的海域空间格局。划定天津市海洋“两空间一红线”,即海洋生态空间、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松紧适度的海域空间管控。

二级主体功能分区图 (图7)

津城、滨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8)

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分区图 (图9)

滨海新区泰丰公园

(四)构建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分区体系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突出天津特色,按照层层深化、逐级打开的思想,构建三级主体功能区体系。一级主体功能区衔接重大平台,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四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将农产品主产区划分为农田保护区和乡村发展区,以耕地保护、农产品生产和乡村振兴为主体功能;将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控制区,以生态涵养、保护和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将城市化发展区划分为城镇发展区和其他建设区,以服务城镇人口、开展城镇建设和促进产业发展为主体功能;将海洋发展区划分为渔业用海区、交通运输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游憩用海区、特殊用海区和海洋预留区,以保育海洋生态环境和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为主体功能。(图7)

四、强化内涵提升,推动“双城”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

构建“双城、双轴、中屏障”的城市空间结构。“双城”指现代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双轴”指魅力海河轴和蓝色海湾轴,“中屏障”即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图8)

津城、滨城共同构成面向国内扇面、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以及面向国际扇面、服务国际循环的战略链接,共同承担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目标功能。津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海河文化为特色、兼容并蓄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完善的基础服务配套、大量科研教育机构集聚以及较为完善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未来津城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成为以综合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配套完善的紧凑活力城区和宜居宜业的城区。滨城的优势在于以海洋文化和改革开放创新为特色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科研教育机构聚集,在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产业以及重化工业等方面有着雄厚的发展潜力。未来滨城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配套能力,强化创新功能培育,集聚创新资源;突出滨城港口优势,科学划定港城边界,重点保障港口航运的用海需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成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和区域创新引擎。

(二)加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在津城、滨城中间地带规划736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区,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的生态格局,构筑南北联通的津沽绿色森林屏障,融入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屏障带,优化区域生态格局,避免城市连绵发展,倒逼城市结构优化,形成“双城紧凑、中部生态”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津城与滨城之间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建设,打造京津冀东南部生态屏障、环首都生态护城河,进一步促进“双城”格局形成,呈现“水丰、绿茂、成林、成片”景观的生态资源富集“绿谷”,引领转型发展的“绿峰”。(图9)

五、促进制造业立市,推进产业创新升级

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为导向,着力构建“1 3 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新动能引育,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速京津协同互动,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机构向京津滨廊道集聚,打造“京津滨创新走廊”,形成京津“智造新干线”。

引导制造业布局优化,向园区集中。引导传统制造业和一般制造业从园区外零散地区、生态地区有序退出,向园区集中,为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腾挪与释放发展空间。推动园区平台整合整治。同时,以工业用地为主划定工业区块控制线,作为工业用地最为集中区域,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鼓励混合用地供给,划定双创区块控制线,控制和保护以研发、科技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区域,促进双创要素集聚,保障创新创意经济发展。

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示意图 (图10)

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图 (图11)

铁路系统规划图 (图12)

津城海河夜景

六、以人民为中心,优化配置要素资源

本次《规划》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人民福祉、建设美丽国土作为重要规划任务。

(一)建立包容友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分层级、全类型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全面分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现存的问题,找出短板和不足,构建覆盖城乡的“市级—区级—街道(乡镇)级—社区级”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明确配置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结合各区域人口规模特征和现状,合理集中布局五类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公共服务中心的四个层级,明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完善服务覆盖网络。三是建设公共服务城乡共享的城镇圈。以城乡共享的“城镇服务圈”作为外围地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强化交通网络支撑,城镇服务圈内通勤出行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有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集就业、生活、服务为一体。四是营造服务与人群结构相匹配的生活圈。以社区生活圈作为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满足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建立15分钟步行可达的全覆盖“社区生活圈”,配置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提升群众生活的“舒适度”。(图10)

(二)塑造中西交融、河海津沽的人文魅力体系

全面梳理了历史文化资源,构建了“一城、双区、四带、多点”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格局。进一步推动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强化整体保护。挖掘蓟州、滨海两片历史文化资源区,拓展保护对象。加强大运河、长城、海河以及海洋四条文化带保护和利用,构筑京津文化高地。突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不可移动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同时运用城市设计塑造我市“大气、文雅、精致、有品位”的城市建设风貌。(图11)

(三)建设双港提升、网络开放的综合交通体系

突出天津背倚京津冀世 界级城市群、面向东北亚的区域门户作用,以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海陆交汇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从对外开放、服务人民、高效集约发展、保护环境等角度,提出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发挥天津港服务区域功能,提升海港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构建“京津冀开放大通道”。全面提升空港辐射能力,塑造服务京津冀、链接洲际的综合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形成对外构建畅联京冀、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广域综合交通体系。(图12)

重点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的全出行链轨道交通服务体系,强化轨道交通对津滨双城联动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津城”“滨城”间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实行大站快车服务双城主要功能地区的交通出行,力争实现津滨双城核心区之间20分钟直达。实现交通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充分协同、高度融合,支撑京津冀世 界级城市群建设。

七、保障公共安全,提升城市综合韧性

以构建京津冀地区大安全格局、保障首都安全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安全韧性城市为目标,通过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辨识影响城市安全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风险因素,针对天津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危化品风险、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卫生防疫风险等问题提出规划措施,提升灾害和疫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

落实划定重要蓄滞洪区范围线、重大风险源集中安全控制线和城市防洪保障线、沿海防潮保障线等城市安全保障线,加强城市对于安全风险的抵抗能力。强化防疫减灾体系建设,划定城区避难及隔离场所。建立“两心多点”防疫医疗体系,加强防疫场所规划建设。加强应急交通、供水、供电、医疗、物资储备等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划定城市安全控制线,加强城市对于安全风险的抵抗能力。

八、加强实施监督,构建空间治理体系

一是构建规划体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关要求,构建符合天津实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二是做好规划传导。明确各级规划传导内容,分解规划传导指标,加强底线管控,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是探索配套政策体系。在农林复合的空间利用模式、耕地修复整备区制度、城市存量更新用地奖惩机制、城市空间战略留白机制、乡村振兴发展用地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四是完善实施监督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规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技术支撑。

“全域成都”对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启示?

试论“全域成都”理念

2007年6月7日,成都被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7月19日,市委书记李春城代表市委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的新概念,即“要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城乡统筹。着眼于建设1.24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化都市区,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市形态。”之后,在《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的文件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运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眼于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区(市)县域总体规划、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市域一体的产业体系、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市形态。”可见,“全域成都”理念是成都致力于建设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

“全域成都”理念的基本意蕴

“成都”,可从多重意义去把握:从地理学意义上看,它是成都平原的主体部分并处于经济中心的位置;从行政区划意义上看,它是副省级行政单位,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从城市学意义上看,它的主城区由五个相互连接为一体的城市区组成,而次城区则是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组成,其余就是县域及其辽阔的农村。所以,成都市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征。而狭义的成都市仅指由五个主城区连为一体的都市区。那么,“全域成都”概念力图说明着什么呢?如果仅从字面上看,这不是一个问题。正如踏上成都的地界,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繁华还是凋敝、富裕还是贫穷,谁都会知道这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成都,但同时谁都会明白,只有繁华的主城都市区才是潜意识中的成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全域成都”理念则要让人们改变这种潜意识。从“全域成都”对未来蓝图的描绘中,透射出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它是一种新型的城乡形态,而不是过去那种城乡割裂的或者说二元社会结构。这一形态新就新在城市和农村是和谐交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而不是互不相干或形成巨大反差的城乡关系。

第二,贯串这一过程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现代化,即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整体推进的方式来进行的。

第三,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把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市域一概作为现代化都市区来建设。按笔者的理解,“全域成都”的理念,它所追求的是“均等成都”的境界,就是人们在城市能享受到的好处,在农村也一样能享受得到。即用全面现代化的标准去建设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全部地域,在这个都市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现代化特性得以充分展现。虽然这个现代化都市区仍有城市和农村的分野,但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城市与农村没有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那种实质性差异,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只是现代化各个元素空间排列上的疏密度不同罢了。换句话说,“全域成都”就是“全域现代化”,现代化作为核心要素,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之中。

“全域成都”理念的主要内容

“全域成都”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酝酿发展的过程。2003年8月,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的战略任务。次年2月,市委正式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城乡一体化即“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的简称。三年以来,成都市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方法,即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短短三年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工业集中度达60%,20个集中区发展初具规模;27万农民住进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农民向城镇集中形成梯度推进态势;土地规模经营在互利中产生增大效应,流转土地近16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2.7倍减小到2.6倍;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竣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社保医保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规划一盘棋,交通、水务及乡镇的整合撤并,建立起城乡对接的管理体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域推开等等。

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试验区以后,成都市经过周详论证,又提出了到2017年的目标任务,其主要指标是:工业集中度达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5%;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人均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在试验区建设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成都市的领导班子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立誓要让试验区建设成为最大的惠民利民工程,让试验区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城乡居民。这样,“全域成都”的理念便应运而生,它要求各级决策者们在制定规划、部署工作、考核指标、权衡利弊时,将把工作的突破环节更多地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短板”上。没有“短板”的消除,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的城市化,达成上述指标,是不可想象的。“全域成都”理念目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乡规划的“全域覆盖”。成都尤其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按照国际旅游枢纽城市,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规划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即由“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30个重点镇、60个新市镇、6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组成。其产业布局坚持“一城、三圈、六走廊”式发展形态,即以中心区域的特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近郊区以发展现代工业为主,远郊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然后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为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使之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承载。

然后是城乡交通的“全域畅通”。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的成都市域内现已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但仍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化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快速度、大容量的城际、区际、县际交通滞后。根据“全域成都”的理念所形成的交通构想,成都交通要着力于“五网”建设,即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市域快速通道网、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新市镇路网。在中心城市与外围8个城市之间,形成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免费通行快速路及四车道以上干线道路共同组成的快速度、大容量、多方式交通走廊;30个小城市及60个新市镇与所在区域的中等城市实现以4车道以上干线道路连接。一般设计时速为60-100公里,大部分为双向六车道。两年内全部开工建设13条城市快速通道。这些硬件再加上城乡客运管理体制软件的改革,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拉近城乡距离进而深度融合。

还有就是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全域均衡”。在社会事业的政府可调控范围内,成都下最大的力气力图尽快弥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短板”,全力推进社会福祉全民共享。截至目前,成都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失业、救助、养老、低保等保障体系。如在城镇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补充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医疗互助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为辅助,兼顾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而使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保制度满覆盖的省会城市。全市已完成19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1072所村卫生站、4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从服务设施上保证了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公平教育是社会起点公平的标志。成都着力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教育体系,明确要求在“全域成都”内,把9年义务教育延伸至12年。在硬件设施方面,已全面完成41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尤其要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在“全域成都”范围流动,特别是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流动。为实现教师区域流动,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无校籍管理”,教师全部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统一配置师资,实行“同城同酬”等,千方百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全域成都”理念的运用价值

成都平原是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给“全域成都”理念的运用提供了较好的现实基础。但城乡分治时期所遗留的问题仍然同全国一样,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在各方面存在巨大反差。“全域成都”理念的首创,为成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

第一,它把现代化都市区概念由过去理解的主城区扩展为1.24万平方公里的全域成都,从而大大提升了统筹城乡的品质。“全域成都”理念要求实行无差别的城乡政策,在编制各种规划时做到城乡一体全覆盖,检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成果时,实行城乡共享的无差别标准。但是,对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巨大差别,还要花大力气加以弥补。为便于分类指导,使公共财政更好地向相对薄弱的地方倾斜,成都把辖区所有区(市)县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圈层。这样做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在那些市场作用力度不充分的地方,再由政府的手有力调控加以扶持,并且成都大力支持各区(市)县之间打破行政区划,依托产业链或城市交通干线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全域范围内的功能分工,为将来新的城乡一体的城市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第二,它把成都城市化发展定位于新型城乡形态,着力于创造条件,让市场要素在成都市域内无障碍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要冲破的是城乡分治的樊笼,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要使其充分运用先行先试的权力,为全国探索出可供借鉴的普适性经验来。怎么让土地、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完全自由流动,这是一道真正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彰显试验区的真谛和魅力,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冲破重重阻碍。“全域成都”理念作为思考城乡关系问题的积极性思维成果,将会为破解这道难题,继而让一系列全新的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政策举措出台,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三,它力主政府可调控资源在“全域成都”内向低位倾斜,全方位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可持续动力。均等地向成都市辖区所有居民提供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是“全域成都”的重要内容,农村的社会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很多,必须由也只有政府才能担负起尽快弥补历史欠账的责任。给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均等的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让社会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绝不能重复过去那种城市的繁荣以农村的凋敝为代价的老路。

总之,“全域成都”理念作为很好的命题,它是成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结合自己的市情所形成的统筹城乡的发展方略。用“全域”的思维着眼于城乡统筹的范围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它可以包容十分丰富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各地应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它的内涵。